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研究顯示食電子煙會加快蛀牙問題、影響植牙效果

生活事

研究顯示食電子煙會加快蛀牙問題、影響植牙效果
生活事

生活事

研究顯示食電子煙會加快蛀牙問題、影響植牙效果

2025年06月27日 07:00 最後更新:08:16

牙科診所發現吸食電子煙的年輕人會突然出現嚴重的蛀牙,並會發生在一些不尋常的地方。有關研究表明,經常吸食電子煙會加速蛀牙問題。

電子煙於口腔形成黏稠外膜 富含甜味劑

外媒報道指,人們吸食電子煙時,電子煙煙機釋放的不僅是可見的蒸氣。研究表明,電子煙會在口腔表面形成一層黏稠的外膜。這些殘留物富含甜味劑和化學物質,就像有害細菌的食物來源。

酸性物質會逐漸溶解琺瑯質

美國塔弗茲大學(Tufts University)牙科學院的伊魯卡博士(Dr. Karina Irusa)解釋說,調味電子煙油中的人工甜味劑和添加劑為導致蛀牙的細菌創造了理想的滋生環境。 「細菌會用數小時消耗這些醣類化合物,之後產生的酸性物質會逐漸溶解琺瑯質。」她說。

黏稠外膜會破壞口腔天然防禦能力

庫馬爾博士(Dr. Purnima Kumar)在《美國牙科協會雜誌》上發表文章稱,與傳統的飲食方式不同,唾液可以中和酸性物質的產生,而電子煙持續造成的黏稠外膜會破壞口腔的天然防禦能力。

電子煙降低口腔抗氧化能力 致牙齒容易腐爛

2024 年一項研究揭示電子煙損害牙齒的另一種方式:它顯著降低口腔的抗氧化能力。這項研究發現,電子煙對唾液抗氧化能力的影響程度與傳統香煙相同。這項研究測量了關鍵的保護性化合物,發現經常使用電子煙的人唾液中所含有的關鍵性化合物含量顯著降低。

這一點至關重要,原因是唾液的抗氧化系統是抵抗細菌毒素和酸性物質侵蝕的第一道防線。當這些防禦能力被削弱時,牙齒就容易腐爛。

引發特定發炎反應

此外,2023至2024年進行的研究表明,電子煙會引發特定的發炎反應,加速口腔組織的破壞。研究還表明,電子煙使用者的牙齦液中發炎標記物水平顯著升高。

破壞生長因子 使口腔內傷口更難癒合

這些發炎標記不僅僅是刺激的信號,它們還會積極地促進組織性破壞。這創造了一個有害細菌滋生、保護機制受到抑制的環境。密歇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研究表明,這些變化可能在定期使用電子煙後短短六個月內發生,而這種速度通常是在多年吸食傳統香煙之後才會出現。發炎過程也會破壞對組織修復至關重要的生長因子,使口腔內的輕微損傷更難癒合。

門牙也有機會出現蛀牙

最令人擔憂的發現之一,是與電子煙相關的蛀牙出現位置。傳統的蛀牙通常是難以清潔的區域,而電子煙使用者的門牙也有機會出現蛀牙。

霧化電子煙油物理特性容易導致牙齒疾病

伊魯卡博士的團隊認為,這種模式表明,不僅僅是其化學物質,霧化電子煙油的物理特性在促進牙齒疾病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電子煙影響植牙效果 破壞骨整合

另一方面,有研究顯示電子煙會影響植牙手術的效果,電子煙使用者的失敗率接近傳統重度吸煙者的失敗率。一項2024年的調查發現,電子煙的使用會對植牙者產生臨床、放射學和免疫學的負面影響。電子煙會破壞骨整合,而骨整合是骨骼與鈦植體融合的關鍵過程。研究表明,富含尼古丁和不含尼古丁的電子煙蒸氣都會抑制植體表面的成骨細胞的生長。

研究顯示食電子煙會加快蛀牙問題、影響植牙效果。資料圖片

研究顯示食電子煙會加快蛀牙問題、影響植牙效果。資料圖片

研究指出,一項簡單的「坐下起立測試」或能反映身體機能預測壽命。

「坐下起立測試」或能反映身體機能預測壽命。資料圖片

「坐下起立測試」或能反映身體機能預測壽命。資料圖片

簡單「坐下起立」體能測試或預示壽命長短

綜合外媒報導,美國《華盛頓郵報》引述最新刊載於《歐洲預防心臟病學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的研究指出,一項簡單的「坐下起立測試」(sitting-rising test)或能反映身體機能,預早反映高齡者的壽命及未來健康風險。

「坐下起立測試」或能反映身體機能預測壽命。資料圖片

「坐下起立測試」或能反映身體機能預測壽命。資料圖片

無輔助完成測試 死亡風險大減

研究團隊以4,282名年齡介乎46至75歲的男女為對象,觀察受試者從站立到坐下、再由地板站起的動作完成度,重點在於能否在無需手部、膝蓋、傢俱或他人協助下獨立完成動作。

綜合多項身體素質 分數高者較健康

負責研究的里約熱內盧運動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阿勞若(Claudio Gil Araújo)表示,這項測試可綜合評估所有非有氧體能表現,包括肌肉力量、身體協調、柔軟度及身體組成,這些因素均與壽命和健康有密切關係。結果顯示,能夠全程獨立完成測試的中老年人,未來10年內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較需要大量協助者低約6倍,其他自然原因(如癌症)致死的機率也明顯較低。

「坐下起立測試」或能反映身體機能預測壽命。資料圖片

「坐下起立測試」或能反映身體機能預測壽命。資料圖片

如何進行「坐下起立測試」?

專家建議,測試時應有同伴協助觀察及評分,並在意外跌倒時即時攙扶。若本身有髖關節、脊椎、膝蓋等關節炎或嚴重疾病者則不宜嘗試。步驟如下:

1. 選擇平坦空間,備有牆壁、椅子或其他支撐物。若地面較硬,可墊上軟墊以防受傷。

2. 脫下鞋襪。

3. 兩腳微微分開站立,將一腳交叉置於另一腳前方,手臂擺放不限。

4. 緩慢坐下,儘量不借助手部、手肘或腿部支撐,避免身體晃動。

5. 之後從地板上站起,同樣保持穩定,不依賴任何支撐。

分數愈低死亡風險愈高 中老年人宜多留意

「坐下起立測試」或能反映身體機能預測壽命。資料圖片

「坐下起立測試」或能反映身體機能預測壽命。資料圖片

研究顯示,得分介乎0至4分的參與者,在約12年追蹤期間死於心血管疾病及其他自然原因的風險明顯高於滿分(10分)者。得分介乎4.5至7.5分的人士,死亡風險也達滿分者的3倍。研究人員排除了自殺、車禍等非自然死亡案例。阿勞若指出,對於健康的中年及長者而言,若測試得分低於7.5分,應引起關注。他自言現年69歲,最近自行測試得分為8.5分。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OSZ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