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峰會落幕,會議就爭議不斷的「軍費目標」發表宣言,承諾到2035年將國防開支增至佔每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表面看來滿足了特朗普年初提出的要求。
北約峰會落幕,宣言表面承諾增加軍費,但卻暗藏玄機。AP圖片
不過據《紐約時報》報道,由於西班牙早在峰會前,已率先表明拒絕增加軍費的要求,為取得共識,北約最終在宣言中玩起了「文字遊戲」,措辭從「我們承諾」(we commit)花費5%,修改為「盟國承諾」(allies commit)。這個看似微小的改動,實質上賦予了西班牙等國極大的「彈性」,使其可以在不嚴格遵守5%目標的前提下,仍被視為履行了盟約。
北約在聯合宣言中多次提及「盟國」一詞,例如「盟國面對深刻的安全威脅和挑戰時保持團結」「盟國承諾到2035年,每年將GDP的5%投入核心防務需求以及國防與安全相關支出,以確保我們履行各自和集體的義務」盟國同意提交年度計劃,闡明實現這一目標的可靠、漸進式路徑」。
這種模糊表述既安撫了美國國內政治壓力,又為西班牙等不願大幅增資的國家開了後門。西班牙創造性地將北非飛地軍事建設費用計入國防開支的做法,雖遭特朗普點名批評,卻揭示了北約軍費標準早已淪為政治表演的本質。
北約秘書長呂特(左)與特朗普大玩文字遊戲。資料圖片
這份宣言讓北約秘書長呂特總算能舒一口氣,能夠在特朗普面前宣稱自己兌現了提出的增加軍事的要求,特別是北約32個成員國中仍有9個尚未實現2014年設定的2%支出承諾,外界對一直認為再提高至5%是不可能的任務。
不過,特朗普似乎對這種文字遊戲抱有不滿。特朗普25日在峰會後的記者會上威脅道,西班牙拒絕將GDP的5%用於軍事開支,他將在關稅談判中讓西班牙付出「雙倍代價」。他說過去一天他對北約的看法改變了。「我離開這裡時的心態不同了。我現在覺得,這些人真的熱愛自己的國家。這並不是在佔美國的便宜,我們來這裡是為了幫助他們保衛自己的國家。」
但他隨即話鋒一轉,將矛頭指向西班牙,「我認為西班牙的做法很糟糕,我們正在與西班牙談判貿易協議,我們會讓他們付出雙倍的代價。我是認真的。」
西班牙首桑切期早前已表明拒增軍費至5%目標。AP資料圖片
特朗普再次出動他的關稅大棒以改變遊戲規則,直接將安全議題與經貿政策直接掛鉤。這種前所未有的施壓手段,使歐洲國家陷入戰略困境:要麽大幅增加軍費以避免經濟制裁,要麽承受貿易報覆的代價。
西班牙的處境尤其典型。作為歐盟第四大經濟體,其汽車產業佔出口總額的18%,僱用超過9%的製造業工人。特朗普的關稅威脅直指該國經濟命脈,迫使馬德里在「創造性達標」與實質性增資間艱難平衡。德國經濟研究所測算,若特朗普對歐關稅威脅全面實施,歐盟對美出口可能驟降40%,這將使本已疲軟的歐洲經濟雪上加霜。
這場危機亦暴露出歐洲戰略自主的深層矛盾。法國總統馬克龍倡導的「歐洲防務自主」在特朗普關稅威脅下顯得尤為迫切,但現實卻充滿荊棘。歐盟軍事工業的碎片化嚴重制約其自主能力:歐洲目前運營著17種主戰坦克型號,是美國16倍;20種不同類型的戰鬥機,是美國5倍。這種低效不僅推高成本,更阻礙協同作戰能力。
北約早前於波羅的海地區舉行年度大規模軍事演習。AP資料圖片
俄烏沖突進一步凸顯歐洲的防務短板。歐盟承諾向烏克蘭提供100萬發炮彈的目標僅完成30%,暴露軍工產能的嚴重不足。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數據顯示,儘管歐洲軍費總額已達俄羅斯10倍,但實際戰力提升有限。這解釋了為何在特朗普關稅威脅下,歐洲仍難以擺脫對美國安全保障的依賴。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美國特朗普政府撤銷對華芯片出口禁令?德國西門子(Siemens)7月3日發聲明稱,已收到美國商務部通知,表示對華芯片設計軟件的出口限制已解除,該公司已恢復對中國客戶提供其軟件和技術服務。
據彭博當地時間7月2日報道,特朗普政府至少已解除了對華芯片設計軟體銷售的出口許可要求,並認為這是中美兩國促進關鍵技術流動而正實施的一項貿易協議的一部分。
德國西門子(Siemens)指已收到美國商務部通知,表示對華芯片設計軟件的出口限制已解除。
西門子作為全球領先的晶片設計軟體供應商之一,已恢復中國客戶對其軟體和技術的完全存取權。另2家電子設計自動化軟件(EDA)供應商,「楷登電子」(Cadence Design Systems)和「新思科技」(Synopsys),則暫未回應是否收到類似美國政府通知的。美國商務部也暫未回應。
楷登電子、新思科技和西門子的EDA軟件應用廣泛,從英偉達、蘋果等公司的高階處理器到電源管理零件這類比較簡單的零件都涵蓋其中。
彭博指,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ureau of Industry and Security)今年5月曾致函多家主要電子設計自動化軟件(EDA)供應商,要求其暫停對中國客戶出貨,作為對中國發布稀土礦物出口管制措施的回應。EDA是半導體業用於芯片設計、製造的軟件工具。
英國《金融時報》指,新思科技、楷登電子和西門子EDA(Siemens EDA)都是行業「龍頭」。《金融時報》5月曾指,美國政府已採取措施限制向中國出售此類產品。
曾任美國中央情報局(CIA)中國事務分析師Christopher Johnson當時認為,這項限制措施表明,儘管中美暫時就關稅休戰,但特朗普想保留並繼續展示其壓制中國的能力。他稱,中國成功地用稀土將美國帶到了日內瓦的談判桌前,讓特朗普政府中的對華強硬派「急於證明他們的出口管制武器仍然有效」。
EDA軟件在整個半導體產業所佔份額相對小,但它允許芯片設計人員和製造商開發和測試下一代芯片,是供應鏈關鍵部分。
《金融時報》指,雖然EDA軟件在整個半導體產業中所佔份額相對較小,但它允許芯片設計人員和製造商開發和測試下一代芯片,是供應鏈中的關鍵部分。
EDA是指利用電腦輔助設計軟件,來完成超大規模積體電路芯片的功能設計、綜合、驗證、實體設計(包括佈局、佈線、版圖、設計規則檢查等)等流程的設計方式,稱為「芯片之母」。
與此同時,路透社當地時間7月2日報道指,兩家能源公司Enterprise Products Partners和Energy Transfer接獲政府致函通知,取消對華乙烷出口限制,他們可以在開往中國的船隻上裝載乙烷,但未經授權不得在中國卸載乙烷。
美國今年5月底及6月初指摘中方「限制稀土產品出口」,對乙烷等產口的對華出口設限。
美國乙烷出口量約有一半銷往中國。Kpler船舶追蹤數據顯示,自許可證要求出台以來,6月對中國的乙烷運輸已停止。據報,星期三(7月2日),至少有8艘乙烷運載船駛往中國,此前這些船隻因出口限令而滯留於墨西哥灣。
在此之前,中美兩國也在適度擴大稀土產品對美出口等議題達成了一致。路透社評論稱,中美兩國動向表明,中美之間的「貿易休戰」正按計劃推進。
商務部發言人曾在6月27日回答記者提問時稱,在中美兩國元首共識指引下,雙方經貿團隊於6月9日至10日在倫敦舉行經貿會談,就落實兩國元首6月5日通話重要共識和鞏固日內瓦經貿會談成果的框架達成原則一致。
發言人指,中方將依法審批符合條件的管制物項出口申請。美方將相應取消對華採取的一系列限制性措施。期望美方與中方相向而行,按照兩國元首6月5日通話重要共識和要求,進一步發揮好中美經貿磋商機製作用,不斷增進共識、減少誤解、加強合作,共同推動中美經貿關系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